- 關于開展上門經絡調理服務的通知08-02
- 2018年刮痧培訓安排03-09
- 別有病網高級按摩培訓安排08-02
穴位的故事奇穴19夾承漿:面癱

【byb.cn 人體管道工】上回書,我們說到了經外奇穴頭頂部的第18穴安眠,它有助眠作用。今天,我們解讀第19穴夾承漿,它對治療因外感風寒引起的面癱有輔助作用,咱們還是先說文解字~~!

一、包夾承漿
夾:包夾
承漿,名意指任脈的冷降水濕 承漿穴及胃經的地部經水在此聚集。本穴物質為胃經地倉穴傳來的地部經水以及任脈廉泉穴冷降的地部水液,至本穴后為聚集之狀,本穴如同地部經水的承托之地,故名。
夾承漿:其實更多的是體現(xiàn)一個方位的概念,這在經外奇穴的描述中更為常見。它位于14經脈也是任脈的最后一穴承漿的兩側,對承漿穴呈現(xiàn)出一個包夾的態(tài)勢,故名。
【定位】:在頦部,當承漿穴兩側各1寸
【解剖】:在口輪匝肌及下唇方肌中,當下頜骨頦孔處。有頦動脈,頦下動、靜脈分支;布有三叉神經第三支下頜齒槽神經的末支(頦神經)。本穴在承漿穴兩旁各一寸之頜體上、下緣連線的中點,距正中線約為25毫米處,頦孔呈卵圓形,開口向后上方,有頦神經和血管穿行,分布于口裂以下的面部皮膚。

夾承漿,正式名稱應該是“俠承漿穴”,在俠這個字,古又與“夾”通稱,因此,用夾承漿來表述更為妥貼。
我們搜索別有病網針灸穴位庫發(fā)現(xiàn),以“夾”命名的穴位,均在經外奇穴上,除了夾承漿穴以外,另一個位于后背的“夾脊”穴,這里的“夾”,均為包夾的意思。
而以“承漿”命名的穴位,也只有兩個,即14經脈也是任脈的最后一穴承漿,另一個就是夾承漿。
二、治療面癱
在我們以往解讀過的穴位中,治療面癱的有好幾個,分別為:胃經的第3穴巨髎、小腸經的第18穴顴髎、經外奇穴頭頂部16穴牽正,這些穴位均在頭面部:


面癱,又稱為面神經麻痹,雖然病因復雜,西醫(yī)列了有十條:①感染性病變,多由潛伏在面神經感覺神經節(jié)病毒被激活引起;②耳源性疾病,如中耳炎;③自身免疫反應;④腫瘤;⑤神經源性;⑥創(chuàng)傷性;⑦中毒,如酒精中毒,長期接觸有毒物;⑧代謝障礙,如糖尿病、維生素缺乏;⑨血管機能不全;⑩先天性面神經核發(fā)育不全。但唯獨沒有列出外感風寒和飲食不節(jié),而此三穴均是治療外邪引起的面癱,也就是老百姓常說的被過堂風吹著了口眼歪斜,這實際上就是面部的皮膚腠理因風寒侵擾,造成外邪駐留引起經絡不通所致,病因有點類似落枕,只是表現(xiàn)在頭面部,有的人是口歪,有的人是臉歪,有的人是眼歪,但不管是哪個歪,僅局限在面部,不影響四肢和語言,所以和中風完全不是一回事。解決的方法其實也簡單,就是將風寒祛除,拔罐是一個好方法,只因會留下印記,影響面容,所以常不被人采納,那就只要選擇針刺了。當然,按摩和艾灸也是不錯的辦法,大家可以嘗試一下,哪個地方敏感就多刺激哪塊,直到不敏感為止。
張章解讀夾承漿穴-面癱
三、功效與主治
【功效】
疏風清熱
【主治】
面癱,口腔潰瘍,牙周炎,面腫,面肌,三叉神經痛,面肌痙攣。
四、總結
1、包夾承漿
2、治療面癱
這正是:熟睡大堂賊風起,勞累打鼾風寒里,晨起面癱口歪斜,夾承漿處把病醫(yī)!

- [書評]徐說內經素問27離合真邪論...03-31
- [書評]徐說內經素問26八正神明論...03-24
- [書評]徐說內經素問25寶命全形論...03-17
- [書評]徐說內經素問24血氣形志篇...03-10
- [書評]徐說內經素問23宣明五氣之...03-03
- [書評]徐說內經素問22藏氣法時論...02-24
- [書評]徐說內經素問21經脈別論之...02-17
- [書評]徐說內經素問20三部九候論...02-10
- [事件]心臟血栓會跑進大腦04-04
- [事件]過敏也會讓人掉頭發(fā)04-04
- [事件]鼻涕為何會五顏六色04-04
- [本站]胼胝.拇外翻.五指襪04-03
- [事件]過度操心其實是自戀04-03
- [事件]越怕焦慮越要面對04-03
- [事件]孩子抖腿有很多原因04-03
- [行業(yè)新聞]冰箱保鮮國際標準首次發(fā)布04-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