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關于開展上門經絡調理服務的通知08-02
- 2018年刮痧培訓安排03-09
- 別有病網高級按摩培訓安排08-02
穴位的故事奇穴55中泉:心悸

【byb.cn 人體管道工】上回書,我們解讀了經外奇穴的第54穴二白,它是緩解痔瘡的要穴。今天,我們繼續(xù)解讀第55穴中泉,它對生理性的心悸有一定的緩解作用,咱們還是先說文解字~~!

一、手腕中間的泉眼(氣血點)
中,中間,特指大腸經的陽溪穴和三焦經的陽池穴的中點
泉,泉水,這里特指氣血點。
中泉, 出自明·成化六年 董宿的《奇效良方》。這里特指位于陽溪和陽池中點的氣血點。中醫(yī)穴位中,泉字,通常指位于凹陷處的氣血點。
【定位】:中泉在腕背側橫紋中,當指伸肌腱橈側的凹陷處。
【解剖】:針刺入皮膚,經皮下組織、腕背韌帶(伸肌支韌帶)、指伸肌腱。穴區(qū)淺層有前臂背側皮神經和橈神經手背支分布;深層有橈神經肌支和橈動脈腕背支分布。


我們搜索別有病網針灸穴位庫發(fā)現(xiàn),以“中”命名的穴還真的不少,涉及到了11條經脈的19個穴位,以及3個經外奇穴。但完全符合命名規(guī)則的,則是標紅的15個穴。
肺經: 中府
胃經: 乳中
小腸經: 肩中俞
膀胱經: 中膂俞、中髎、委中
腎經: 中注、彧中
心包經: 中沖
三焦經: 中渚
膽經: 中瀆
肝經: 中封、中都
督脈: 脊中、中樞
任脈穴: 中極、中脘、中庭、膻中
經外奇穴胸腹部: 臍中四邊
經外奇穴上肢部: 中泉、中魁
大家需要注意的是,所有的“中”穴,從相對或絕對位置上,均處于肢體的中間。
而以“泉”命名的穴位很多,涉及7條經脈的12穴。而十四正經中,則有著名的八大“泉”。
脾經:陰陵泉
心經:極泉
腎經:涌泉、水泉
心包經:天泉
膽經:陽陵泉
肝經:曲泉
任脈:廉泉
經外奇穴頭頂部:聚泉、海泉、上廉泉
經外奇穴上肢部:中泉
并且所有的“泉”穴,皆是氣血匯聚之處,這點大家在學習穴位時要特別注意。
二、緩解生理性心悸
什么是心悸,其實它是一個中醫(yī)病證名,用老百姓的話來說,就是心慌。多因外感或內傷,致氣血陰陽虧虛,心失所養(yǎng);或痰飲瘀血阻滯,心脈不暢,引起以心中急劇跳動,驚慌不安,甚則不能自主為主要臨床表現(xiàn)的一種心臟常見病證。也可作為臨床多種病證的癥狀表現(xiàn)之一,如胸痹心痛、失眠、健忘、眩暈、水腫、喘證等。
西醫(yī)學各種原因引起的心律失常,如心動過速、心動過緩、過早搏動、心房顫動或撲動、房室傳導阻滯、病態(tài)竇房結綜合征、預激綜合征及心功能不全、神經官能癥等,凡以心悸為主要臨床表現(xiàn)時,均可參考本篇辨證論治。
我們在已經解讀過的穴位當中,其中位于小腿中段膽經上的陽交穴,也是治療心悸的。那陽交穴為何可以緩解心悸呢?大家都知道,中醫(yī)治病講究八綱和望聞問切四診,“八綱”即陰陽、表里、寒熱、虛實。如果不懂這八綱,診病一上來就是錯誤的。那么“八綱”的第一個就是陰陽。很多人一接觸到中醫(yī)的陰陽,就認為是玄學,其實這是他是不了解中醫(yī)。下面我用一扇門來給大家解讀陰陽。大家都知道,人體有12條經絡,分別是手足的三陰經和三陽經。那么在陰陽經轉換的過程中,會遇到一個中間過度區(qū)域,比如少陽和少陰。這個“少”字該如何理解呢?《黃帝內經.素問》第六篇,陰陽離合論,是這樣說的:“是故三陽之離合也:太陽為開,陽明為闔,少陽為樞;是故三陰之離合也,太陰為開,厥陰為闔,少陰為樞”。
如上圖,你就能很好地理解開、合、樞的概念
這話是什么意思呢?如上面的圖示,當門打開之時,就為太陽或者太陰,當門關上時,就為陽明或厥陰。而控制門開關靠的是樞紐,也就是門軸,對于陽經來說,就是少陽,而對于陰經來說,就是少陰。而足少陽膽經就相當于這個門軸,是控制陽氣生發(fā)和收斂的軸。而陽氣“若天與日”是人體的能量源,白天陽氣一定要升發(fā),而夜晚,陽氣一定要收斂,那什么是控制陽氣開關的機構呢,就是這個少陽,它相當于這扇門開關的軸,你說重要不重要呢?這也是“凡十一臟取決于膽”的原因。
說到心悸,它就是控制心臟跳動這個收放過程的“軸”出了問題了,而陽交穴,它剛好在“少陽”膽經上,同時它又是陽維脈的穴,維系著少陽膽經和太陽膀胱經的運作,因此有著雙重的功效和作用,它的功效是“理氣降濁”,理氣,就是讓氣機順暢;降濁,就是讓濁氣下降,從而形成一個循環(huán)。如果濁氣不降,總頂在上面,不心慌才怪呢。因此,刺激陽交穴最好的辦法,就是敲打,或者做勾腳的動作,這個動作常常被認為是緩解“經濟倉綜合癥”的有效方法,其主要的功效,就是通過收縮活動小腿肚,擠壓氣血回流,讓人體周身的氣血循環(huán)順暢。所以,刺激陽交緩解心悸主要是那種經絡堵塞,氣機不暢引起的,屬于功能性、生理性的心悸;如果心臟本身出現(xiàn)器質性的心悸,那就需要看醫(yī)生了。
說完膽經上的陽交穴,再來看一下經外奇穴中泉,它位于手背腕部,大腸經的陽溪穴和三焦經的陽池穴連線的中點上。我們都知道,手背部的三條陽經,從內到外,分別是手陽明大腸經、陽少陽三焦經和手太陽小腸經,而這些經絡的一大特點,都是回流的,也就是說,都是從肢體的遠端(離心端)回流到近心端,如果當氣血回流出現(xiàn)障礙,就會導致心肌缺血,當血量不足時,就會發(fā)生生理性的心悸。畢竟,心臟就像一臺發(fā)動機需要機油泡著一樣,如果一旦發(fā)動機里的機油不足,必定會影響發(fā)動機的工作效率。當然,影響發(fā)動機的不只是缺油這么簡單,我們只是在這里舉個例子說明而已。
大家一定注意到了,不管是陽溪、陽池,還是經外奇穴上的中泉,它們都在手腕縫隙上,刺激它,有助于提升人體的陽氣,加速氣血的回流,從而緩解心悸,因為這些穴位都帶陽字(泉,也是氣血),其實都與氣血有關。
需要說明的是,導致心悸的原因很多,有生理性的,也有病理性的(甲亢、冠心病等),而陽交也好,中泉也好,也只對生理性的心悸有作用。如果刺激該穴無效,請及時救醫(yī)。
張章解讀經外奇穴中泉-心悸
三、功效和主治
【功效】
寬胸理氣,和胃止痛
【主治】
胸脅脹痛,咳嗽,氣喘,心痛,心悸;胃脘疼痛;掌中熱
四、總結
1、手腕中間的泉眼(氣血點)
2、緩解生理性心悸
這正是:氣血回流受阻隔,心煩意亂臉變色,刺激手腕中泉穴,經絡通暢就靠這。
- [書評]徐說內經素問27離合真邪論...03-31
- [書評]徐說內經素問26八正神明論...03-24
- [書評]徐說內經素問25寶命全形論...03-17
- [書評]徐說內經素問24血氣形志篇...03-10
- [書評]徐說內經素問23宣明五氣之...03-03
- [書評]徐說內經素問22藏氣法時論...02-24
- [書評]徐說內經素問21經脈別論之...02-17
- [書評]徐說內經素問20三部九候論...02-10
- [本站]胼胝.拇外翻.五指襪04-03
- [事件]過度操心其實是自戀04-03
- [事件]越怕焦慮越要面對04-03
- [事件]孩子抖腿有很多原因04-03
- [行業(yè)新聞]冰箱保鮮國際標準首次發(fā)布04-03
- [事件]“棗核型身材”容易招病04-02
- [事件]法國人抑郁率歐洲最高04-02
- [事件]蔬果谷物低脂奶減輕牛皮癬04-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