歡迎訪問《別有病》網站

bybcn
別有病首頁>>網評>> 事件>> 聞香能解郁

聞香能解郁

byb.cn
[事件] 作者 :byb.cn 日期:2025-2-17 00:01

    【byb.cn 】(來源:生命時報)心境低落、對什么都不感興趣、高興不起來、總是覺得生活沒意思、經常疲憊乏力、睡眠質量不好……如果伴有以上癥狀,并確診為抑郁癥,在及時尋求醫(yī)生幫助的同時,可以試試“芳香療法”。


  中華中醫(yī)藥學會心身醫(yī)學分會主任委員、北京中醫(yī)藥大學東方醫(yī)院黨委書記 韓振蘊

  《生命時報》 2025-01-21 第1867期 第9版

  “芳香療法”概念由法國化學家蓋特弗賽首次提出,指將芳香植物蒸餾成精油,用氣味輔助療愈身心,尤其是心理問題。 數(shù)據顯示,全球抑郁癥患者超過2.64億,抑郁癥不僅損害了患者的身心健康,還給家庭與社會帶來沉重的負擔。有研究發(fā)現(xiàn),抑郁癥患者的海馬體有縮小表現(xiàn),這說明海馬體與抑郁癥有一定關系?!胺枷惘煼ā蓖ㄟ^氣味中的揮發(fā)性分子與鼻子中的受體相互作用,產生電信號,從而“調動”大腦海馬神經元,改善情緒。

  在中醫(yī)學領域,“芳香療法”最早記載于《山海經》:“有草焉,名曰薰草,麻葉而方莖,赤華而黑實,臭如蘼蕪,佩之可以已癘?!笨梢?,我國古人早就開始用芳香藥物或其制品來防治疾病,經過魏晉、隋唐、明清時期的不斷發(fā)展,沿用至今。目前,“芳香療法”比較常用的有藥枕或香囊,通過中藥芳香氣味,使人體臟腑氣機調暢、陰陽平衡。

  中醫(yī)將抑郁癥歸屬于“郁證”“臟躁”“百合病”等范疇,認為病位在肝,涉及脾腎,其發(fā)生多與肝氣郁結有關。肝主疏泄,負責調暢精神情志活動,若其疏泄功能失常,就會導致人體氣機失調,進而影響正常的情志活動,表現(xiàn)為煩躁、焦慮、抑郁等。與此同時,中醫(yī)認為“鼻竅通腦”,鼻竅為任督二脈的匯合之處,能夠通過督脈、足太陽膀胱經與大腦相通。金末元初醫(yī)學家竇漢卿在《瘡瘍經驗全書》中提到:“鼻居面中,為一身之血運,而鼻孔為肺之竅,其氣上通于腦,下行于肺?!鼻宕t(yī)王清任在《醫(yī)林改錯》中說:“鼻通于腦,所聞香臭歸于腦。”這些均揭示了鼻竅、腦、肺三者息息相關。此外,肝還與肺關系密切,《素問·刺禁論》記載:“肝生于左,肺藏于右”,兩者一同主人體氣機的升降出入,肝氣正常升發(fā)、肺則正常肅降;反之,若肝郁氣滯,使得氣機逆亂,就會波及肺,令其宣發(fā)肅降功能受到影響。因此,通鼻宣肺可舒暢肝氣、調暢情志,“芳香療法”就是基于這一理論的臨床應用,這里給大家介紹幾個常用方。

  解郁藥枕。取適量玫瑰花、合歡花、佛手花、薄荷、貫葉金絲桃、香櫞,烘干研為細末,用紗布包裹,裝入枕芯,制成藥枕。

  助眠藥枕。取適量薰衣草、炒酸棗仁、柏子仁、首烏藤、合歡皮,烘干研為細末,用紗布包裹,裝入枕芯,制成藥枕。

  安神香囊。取適量柴胡、錫蘭肉桂、龍骨、牡蠣、磁石、珍珠母、貫葉金絲桃,共研細末,裝入小布袋,佩戴在身上即可。

  此外,還可在醫(yī)生指導下,通過以下方式輔助防治抑郁癥。

  運動療法。人在運動狀態(tài)下,大腦的興奮性顯著提高,可有效緩解抑郁情緒。

  音樂療法。音樂能使人感到平靜和解壓,有研究表明,音樂療法可以刺激人的大腦,調節(jié)腎上腺素、去甲腎上腺素及內啡肽等的分泌,從而起到改善情緒的作用。

  閱讀療法。閱讀療法在緩解抑郁、焦慮,改善睡眠質量,減輕慢性疼痛以及控制食欲等方面均有一定作用。通過閱讀,引發(fā)情感共鳴,轉移注意力,達到舒緩情緒的作用。
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