欄目類: |
全部文章 |
原創(chuàng) |
網(wǎng)評 |
視頻 |
行業(yè)新聞 |
投票調查 |
網(wǎng)友原創(chuàng) |
養(yǎng)生名人 |
有什么別有病
- 關于開展上門經(jīng)絡調理服務的通知08-02
- 2018年刮痧培訓安排03-09
- 別有病網(wǎng)高級按摩培訓安排08-02
老伴彼此不能嫌嘮叨

[事件] 作者 :byb.cn 日期:2022-6-4 00:01
【byb.cn 】(來源:生命時報)多說話延緩認知退化 巧回應制造歡樂氛圍 老伴彼此不能嫌嘮叨
《生命時報》 2022-05-31 第1611期 第5版
一天,李大爺正在廚房燒魚。剛起鍋,老伴兒就過來在旁邊嘮叨不停:“火太大了,趕快把魚翻過來”“你看,魚頭燒焦了”李大爺不勝其擾,一氣之下說:“你來做!”
俗話說,樹老根多,人老話多。上了年紀,老人容易一件事反復說好幾遍,絮叨的話說個不停,家人常感到不耐煩。北京市社會心理工作聯(lián)合會副會長郭勇解釋:“老人嘮叨,其實更多地是想表示關心。有時候說完自己就忘記了,因此同一件事常常會說很多遍。”雖然老人嘮叨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但總體來說,變得愛嘮叨、記性差實際上是大腦老化的跡象,是不可抗拒的自然規(guī)律。而且,老年夫妻間相互嘮叨,無論是對聽者還是說者的身心健康都有一定好處?!睹绹t(yī)學會雜志》上曾刊登紐約大學醫(yī)學院朗格醫(yī)學中心的一項研究成果,成為一位好的傾聽者,對于防止腦部認知能力下降至關重要,無論對于大腦正常老化還是阿爾茨海默病等神經(jīng)性退化都是如此。
從生理角度看,說話對大腦是種良性刺激,有助保持大腦活力。人類大腦用進廢退,每次說話都需要經(jīng)過邏輯思考,進行語言的提煉和組織,因此,適當?shù)囟嗾f話可刺激大腦細胞,使其保持活躍、興奮,有效推遲大腦衰老進程。此外,說話可使口腔和咽喉部位得到鍛煉,有利于保持耳咽管的通暢,使耳朵內外的壓力保持平衡,對老人聽力有保健作用;而且說話時會帶動面部肌肉和神經(jīng)活動,可降低眼部疾病或神經(jīng)疾病的發(fā)生風險。
在心理健康方面,嘮叨其實代表著老人有渴望關心家人、提升自我價值、進行人際溝通的需求。郭勇表示,人老了以后常會感到自我價值的缺失,如果再缺少傾聽者,就非常容易有沮喪、消沉的感覺,長此以往會變得消極抑郁。而且,每個人都有與別人交流的需求,也渴望得到對方的回應。如果一個人離群索居,沒人說話交流,不僅說話能力會慢慢退化,也會出現(xiàn)孤僻、社交隔離等心理障礙,對身心健康極為不利。
其實,生活就是由樁樁件件的瑣碎小事構成的,郭勇表示,只要善于理解、換位思考、平和應對,嘮叨也能從家庭“噪音”轉變?yōu)椤案R簟薄?br />
糾正抵制心態(tài)。對于老伴的嘮叨,要調整自我認知,認識到這是人老的一種表現(xiàn),理解對方嘮叨的出發(fā)點。千萬不要過于抵觸,更不能嫌棄指責。如果一時無法轉變思維,郭勇建議,老伴嘮叨時,就把自己當作一臺錄音機,做一個忠實的聽眾,記錄對方的發(fā)言,然后慢慢地體味出對方話里的關心,至于這些嘮叨是否能影響到夫妻以后的生活,全都由自己決定。
學會回應化解。在傾聽中不用一味地順著對方意識走,也可適時加以引導。比如,老伴絮叨時,半開玩笑地表示已經(jīng)聽到了,讓對方不要懷疑自己的語言天賦。郭勇表示,嘮叨無妨,只要聞者善聽,學會巧妙化解,嘮叨反而會給家庭帶來歡樂。
做到和善對待。面對嘮叨的老伴,要心平氣和地聊天談心,增加交流;也可以鼓勵對方鍛煉身體,發(fā)展興趣愛好,參加社區(qū)公益工作,盡可能充實雙方的晚年生活,豐富精神世界。郭勇表示,一旦自我的價值感、滿足感得到提升,就不會在小事上過于計較。
受訪專家:
北京市社會心理工作聯(lián)合會副會長 郭 勇
本報記者 郭詩穎《生命時報》 2022-05-31 第1611期 第5版
一天,李大爺正在廚房燒魚。剛起鍋,老伴兒就過來在旁邊嘮叨不停:“火太大了,趕快把魚翻過來”“你看,魚頭燒焦了”李大爺不勝其擾,一氣之下說:“你來做!”
俗話說,樹老根多,人老話多。上了年紀,老人容易一件事反復說好幾遍,絮叨的話說個不停,家人常感到不耐煩。北京市社會心理工作聯(lián)合會副會長郭勇解釋:“老人嘮叨,其實更多地是想表示關心。有時候說完自己就忘記了,因此同一件事常常會說很多遍。”雖然老人嘮叨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但總體來說,變得愛嘮叨、記性差實際上是大腦老化的跡象,是不可抗拒的自然規(guī)律。而且,老年夫妻間相互嘮叨,無論是對聽者還是說者的身心健康都有一定好處?!睹绹t(yī)學會雜志》上曾刊登紐約大學醫(yī)學院朗格醫(yī)學中心的一項研究成果,成為一位好的傾聽者,對于防止腦部認知能力下降至關重要,無論對于大腦正常老化還是阿爾茨海默病等神經(jīng)性退化都是如此。
從生理角度看,說話對大腦是種良性刺激,有助保持大腦活力。人類大腦用進廢退,每次說話都需要經(jīng)過邏輯思考,進行語言的提煉和組織,因此,適當?shù)囟嗾f話可刺激大腦細胞,使其保持活躍、興奮,有效推遲大腦衰老進程。此外,說話可使口腔和咽喉部位得到鍛煉,有利于保持耳咽管的通暢,使耳朵內外的壓力保持平衡,對老人聽力有保健作用;而且說話時會帶動面部肌肉和神經(jīng)活動,可降低眼部疾病或神經(jīng)疾病的發(fā)生風險。
在心理健康方面,嘮叨其實代表著老人有渴望關心家人、提升自我價值、進行人際溝通的需求。郭勇表示,人老了以后常會感到自我價值的缺失,如果再缺少傾聽者,就非常容易有沮喪、消沉的感覺,長此以往會變得消極抑郁。而且,每個人都有與別人交流的需求,也渴望得到對方的回應。如果一個人離群索居,沒人說話交流,不僅說話能力會慢慢退化,也會出現(xiàn)孤僻、社交隔離等心理障礙,對身心健康極為不利。
其實,生活就是由樁樁件件的瑣碎小事構成的,郭勇表示,只要善于理解、換位思考、平和應對,嘮叨也能從家庭“噪音”轉變?yōu)椤案R簟薄?br />
糾正抵制心態(tài)。對于老伴的嘮叨,要調整自我認知,認識到這是人老的一種表現(xiàn),理解對方嘮叨的出發(fā)點。千萬不要過于抵觸,更不能嫌棄指責。如果一時無法轉變思維,郭勇建議,老伴嘮叨時,就把自己當作一臺錄音機,做一個忠實的聽眾,記錄對方的發(fā)言,然后慢慢地體味出對方話里的關心,至于這些嘮叨是否能影響到夫妻以后的生活,全都由自己決定。
學會回應化解。在傾聽中不用一味地順著對方意識走,也可適時加以引導。比如,老伴絮叨時,半開玩笑地表示已經(jīng)聽到了,讓對方不要懷疑自己的語言天賦。郭勇表示,嘮叨無妨,只要聞者善聽,學會巧妙化解,嘮叨反而會給家庭帶來歡樂。
做到和善對待。面對嘮叨的老伴,要心平氣和地聊天談心,增加交流;也可以鼓勵對方鍛煉身體,發(fā)展興趣愛好,參加社區(qū)公益工作,盡可能充實雙方的晚年生活,豐富精神世界。郭勇表示,一旦自我的價值感、滿足感得到提升,就不會在小事上過于計較。
有關【老齡化】的相關文章和視頻
相關文章 瀏覽更多相關文章>>
- [事件]“先菜后飯”并非人人適合04-11
- [事件]蔬菜里的補鈣高手04-11
- [事件]豆豉是天然味精04-11
- [事件]孩子五歲時最挑食04-10
- [事件]氣血不足春季多外出04-10
- [事件]一塊肌肉牽出五官病04-10
- [事件]素食者留神抑郁風險04-09
- [事件]辦公室21℃效率最高04-09
最新文章
- [事件]“先菜后飯”并非人人適合04-11
- [事件]蔬菜里的補鈣高手04-11
- [事件]豆豉是天然味精04-11
- [事件]孩子五歲時最挑食04-10
- [事件]氣血不足春季多外出04-10
- [事件]一塊肌肉牽出五官病04-10
- [事件]素食者留神抑郁風險04-09
- [事件]辦公室21℃效率最高04-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