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關于開展上門經(jīng)絡調理服務的通知08-02
- 2018年刮痧培訓安排03-09
- 別有病網(wǎng)高級按摩培訓安排08-02
精讀黃帝內經(jīng)生氣通天論篇三②陰氣說

【原文】
陰之所生,本在五味;陰之五宮,傷在五味。
是故味過于酸,肝氣以津,脾氣乃絕。
味過于咸,大骨氣勞,短肌,心氣抑。
味過于甘,心氣喘滿,色黑,腎氣不衡。
味過于苦,脾氣不濡,胃氣乃厚。
味過于辛,筋脈沮弛,精神乃央。
是故謹和五味,骨正筋柔,氣血以流,腠理以密,如是則骨氣以精。謹?shù)廊绶?,長有天命。
【點評】 本段強調五味與五臟的相生相克的關系。
1、陰之所生,本在五味;陰之五宮,傷在五味:本,根本;五味,指甜酸苦辣咸;五宮,指五臟。
2、是故味過于酸,肝氣以津,脾氣乃絕:津,在這里當動詞,做滋潤,補講,如~潤。~貼;脾氣,不是指發(fā)脾氣,而是指脾臟之氣。
3、味過于咸,大骨氣勞,短肌,心氣抑:氣勞,病癥名。中醫(yī)自古以來主張老年人的飲食宜清淡,忌過咸。如飲食過咸,攝入鹽量過多,易造成病,進而影響心腎功能。證見胸膈噎塞,嘔逆,脘腹脹氣,飲食不下,大便時泄,面色萎黃,四肢無力,日漸消瘦等;短肌,指肌肉萎縮講;心氣抑,心氣受到抑制。
4、味過于甘,心氣喘滿,色黑,腎氣不衡:喘滿,病證名。氣喘而有胸部滿悶證候,臨床上多由痰氣壅阻,水飲射肺或脾濕釀痰,腎虛失納所致。
5、味過于苦,脾氣不濡,胃氣乃厚:濡(rú),沾濕,潤澤:~筆?!珴??!?。耳~目染。相~以沫;中醫(yī)認為脾主燥,惡濕。不濡,就是不能化濕;胃氣乃厚,指胃氣不降。中醫(yī)認為,脾氣主升,而胃氣主降。
6、味過于辛,筋脈沮弛,精神乃央:筋脈沮弛,指筋脈敗壞而弛緩;乃央,這里的央,與殃同意,指殃及;連累。
7、是故謹和五味,骨正筋柔,氣血以流,腠理以密,如是則骨氣以精。謹?shù)廊绶?,長有天命:是故,所以;謹,慎重,小心;和,調和;骨氣以精,指的的骨氣得以達到最高的境界;謹?shù)廊绶?,謹,鄭重,恭敬:~啟?!#谶@里當遵循講。
說明:此段是利用了中醫(yī)的五行相生相克的學說來解釋五臟與五味之間的關系,因此,請先了解這層關系,便于我們理解這段話的意思。
【整段翻譯】人體的陰精生長,究其根本在于五味。而儲藏陰精的五臟,也會被五味所傷。所以,如果食物的口味過于酸,肝臟雖然得以滋養(yǎng)(酸入肝),但脾氣會受到影響(木克土)。如果口味過于咸,則人體骨頭會受到傷害,出現(xiàn)肌肉萎縮,心氣被抑制的情況(水克火)。如果吃的過于甜,就會出現(xiàn)心氣喘滿,臉色發(fā)黑,腎氣不平衡的情況(土克水)。如果吃的過于苦,就會造成脾的運化受影響,濕氣無法代謝,胃氣不降的情況(苦傷心,心為脾之母);如果吃的過于辣,就會使人體的筋過于松馳,精神受到殃及(金克木,肝為心之母)。所以,要認真對待五味,這樣才會骨正筋柔,氣血通暢,肌肉腠理堅實緊密。如此這般,就使骨氣達到極致的地步。
- [事件]心臟血栓會跑進大腦04-04
- [事件]過敏也會讓人掉頭發(fā)04-04
- [事件]鼻涕為何會五顏六色04-04
- [本站]胼胝.拇外翻.五指襪04-03
- [事件]過度操心其實是自戀04-03
- [事件]越怕焦慮越要面對04-03
- [事件]孩子抖腿有很多原因04-03
- [行業(yè)新聞]冰箱保鮮國際標準首次發(fā)布04-03